企業郵箱

除了月湖,中山公園景觀河也啟動抽水清淤啦

除了月湖,中山公園景觀河也啟動抽水清淤啦

發表時間: 來源:海曙發布 作者:天河水生態

4月27日,中山公園內的景觀河正式啟動水生態修復工程。記者在現場看到,幾位工作人員一邊利用水泵不斷吸抽河水,一邊沖洗已經見底的部分河床。


據中山公園景區管理所相關負責人朱海介紹,景觀河將經歷內循環凈化系統、水下森林立體生態系統、駁岸景觀提升、防水工程等一連串“高科技”處理,屆時河水可達到Ⅲ類標準,恢復清澈見底,魚戲水間的美景。


中山公園是寧波歷史上的第一座公園,不僅是省重點文保單位,同時也是展示寧波城市物質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窗口。


朱海介紹,中山公園內河水系現有總面積約5000平方米,自建園80多年來一直為公園的景觀河。究其水質變差原因,是由于公園內河呈封閉狀態,河水淺、河面滲水嚴重等導致水質呈現富營養化,從而引起每年春、夏季節,河水紅褐藻頻發。



“從我們采樣的水質數據分析來看,公園景觀河的河水總磷含量高,為劣Ⅴ類水質,我們的治理重點是控磷。”負責工程的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水生態修復的目標是,以“凈水、活水”為指導,通過以生態治理方法為主的適度人為干預,構建生物多樣性豐富、食物鏈完整的水下森林立體生態系統。


根據施工方案,景觀河將首先完成抽水工序,接著施工人員會利用高壓水泵不斷沖洗河底淤泥,并清理河底數量眾多的瓦礫。隨后,一套量身定制的組合技術將依次“進場”。其中,利用水系北部狹長部分區域的地理特點,砌筑一個內循環凈化系統,借助水泵動力將污水引至系統內,經過凈化后再出水;針對目前中山公園水體中懸浮物及NP營養物質含量較高,水質渾濁的現象,構建以苦草為主,濾食性魚類,螺、貝、蝦等底棲生物為輔的水下森林立體生態凈化系統;構建水下森林立體生態凈化系統的同時在駁岸選址種植各類水生植物,提升駁岸景觀。最后,在淤泥底結構水系范圍內做一道防水卷材,防止景觀河水流失。


“整個施工工期約2個月,生態修復后的景觀河仍會實行動態治理,確保水質不反彈。”朱海表示,由專業第三方實時監測,治理水質能最大限度保障河水凈化成效。同時,景區管理所也將聯合城管部門跟進景觀河周邊的假山、綠化提升,并啟動九曲長廊大修,為市民提供一個清澈怡人的水環境。